茶与咖啡“走”到一起 ,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茶和咖啡 ,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同饮食习惯或不同文化 的代表。但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茶与咖啡“走”到了一起。
当地时间12月7日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网承办 。边会期间举办了“圆桌对话 :茶与咖啡的对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举办“圆桌对话 :茶与咖啡的对话”。尹灵 摄“其实普洱不仅仅因普洱茶闻名海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地 的居民也开始种咖啡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介绍 ,经过多年产业培植,普洱许多农民既种茶又种咖啡 。他们在冬天收获咖啡果 ,春天采茶。普洱也成为了中国茶乡中的“咖啡之都”。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尹灵 摄在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看来 ,茶和咖啡 的和谐共存 ,是全球贸易的结果 ,更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互相扶持 、共同发展的典范 。
“同样 ,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 的 。我们共处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开放和包容 的世界也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世界 。”龙迪认为 ,茶和咖啡皆为大自然的馈赠。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处首席代表龙迪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 尹灵 摄作为一位在中国北京定居 的荷兰人 ,龙迪每天早晨都需要一杯咖啡来唤醒自己。同时 ,在中国生活 的经历也让他明白了品茶 的方式 。“中国茶品众多 ,制茶工艺先进,让我大为惊叹 。”他说 。
EDF+商业 ,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安德森坦言,无论旅行到哪里,自己都能通过每天的咖啡或茶与当地文化联系起来。“这提醒了我们 ,彼此之间 的共同联系,以及我们与这个给我们提供咖啡和茶的星球的共同联系 ,同时地球也面临着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森林砍伐等重大挑战。”
EDF+商业,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安德森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尹灵 摄凯蒂·安德森认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各方应共同努力保护地球,求同存异 、携手合作。“我们需要依靠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正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的方向迈进。”
“我们手中的提神饮品代表了整个产业链 ,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从云南山村的茶农到大型零售市场 的销售人员 。”凯蒂·安德森指出,为实现可持续农业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就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迈进 。
值得一提 的 是 ,在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中国福建武夷山,某种程度的“可持续”已成为现实 。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周洪舰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尹灵 摄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周洪舰介绍 ,当地大力推广生态茶叶种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到绿色种植。“环境保护越来越好了,这带动了茶叶 的品质增加 ,也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
周洪舰说 ,中国的“茶”字,拆开来看 是“人在草木之间” ,这就 是人与自然 的完美结合。(完)
这个特别 的日子普京单膝跪地 ,致辞释放三大讯息****** 中新网2月3日电 (记者 孟湘君)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并默哀,音乐会上发表致辞,会见爱国与青年组织代表…… 日前,以这样 的方式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了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 的纪念 。 距普京下令俄军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满一年 ,只有20多天了 。在这样一个战争历史和现实考验交织 的特殊时刻 ,普京 的一举一动,自然让西方媒体高度关注。它们希望搞清楚 ,普京究竟释放了一些什么样的重要讯息 。 当地时间2月2日,普京在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库尔干纪念馆 ,为苏联元帅崔可夫献花。 第一个讯息 :不要忘了历史教训 2023年2月2日,普京前往曾经的斯大林格勒 ,追忆战争岁月。那里在20世纪60年代 ,更名为伏尔加格勒 。 伏尔加格勒 的马马耶夫山岗上 ,矗立着“祖国之母”巨型雕像 ,陈设着有长明火的荣军殿 。普京步入荣军殿献花,并默哀一分钟,缅怀当年 的阵亡将士 。 其后 ,普京前往斯大林格勒战役主力战将崔可夫墓前,单膝跪地 ,献上鲜花。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高地上被点亮 的“祖国之母”巨型雕像。 “我们在此庆祝我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上一个最具决定性 的重要日子 。” “80年前,在斯大林格勒这片土地上 ,在伟大 的俄罗斯伏尔加河河畔 ,万恶、无情的敌人被永远赶了回去 。” “漫长 、艰苦 、激烈 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已经结束。 在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上,普京的致辞 ,勾起了俄民众对当年那场残酷战役的回忆 。 资料图:克里姆林宫墙附近 的无名烈士墓 。 1942年7月17日开始 ,次年2月2日结束 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 是苏联军队在约1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与德国法西斯的激烈交战 ,双方数百万人陆续参战,以苏联获胜告终 。 这场战役 ,因规模、持续时间和参与人数等,被评为二战期间最大战役之一 ,伤亡人数也创下纪录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统计显示,纳粹德国损失约150 万人,苏联方面损失约113万人 。路透社评价 ,这是二战“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 “普京在提醒世界,不要忘了战争残酷的过往” ,评论指出 ,这是他发出的一个讯息,意在提醒和告诫西方一些人,二战 的教训应一直被铭记下去 。 第二个讯息 :不怕西方援乌,俄有后手 不过 ,引起更多关注 的,是普京的另一番话 。他在致辞中特别指出 ,“这件事难以置信,却是事实——我们再次受到带十字 的德国豹式坦克 的威胁” 。 资料图:德国“豹II”主战坦克。 他将此举形容为“现代面目 的纳粹主义”,并进一步指出,有人“正将德国拖入新一场与俄罗斯 的战争”,“我们一次次被迫击退西方集体的入侵。” 十字标记 、德国坦克、纳粹主义……普京点明 的这些元素有何含义,以及推动德国松口向乌提供进攻性武器 的是谁 ,再清楚不过了 。 1月25日,德国政府宣布,决定为乌克兰组建两个坦克营 ,第一阶段从联邦国防军库存中,抽调14辆豹2A6坦克交予乌方。 俄一架图-95MS轰炸机前摆放着14枚导弹 。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 对于西方国家对乌供武问题 ,普京 的态度早已摆在桌面上。俄外长拉夫罗夫指出,任何包含乌武器 的物资 ,都将成为俄方“合法打击目标” 。普京此次就强烈警告称,“我们有能拿来回应 的 ,事情不是用上装甲车就能结束 的”。 至于拿什么来回应 ,普京没有明说 。但无疑 ,这 是在向西方国家隔空喊话:你们 的意图我清楚;事情还没结束 ;俄罗斯还有后手。总之,“走着瞧”。 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则更直白地放话称,德国派出与俄作战 的坦克将面临和80年前德国法西斯坦克一样的命运 ,那就是被烧毁 。 资料图 :乌克兰切尔尼夫 ,一名男子在一辆被毁的坦克旁骑车。 德国联邦国防军退役中校罗斯也对俄卫星通讯社分析,德国对乌克兰这种供武举动,是为保持乌军作战能力和士气“不会彻底崩溃” 。 因为其一,耗时间。 罗斯指出 ,按北约标准训练坦克手操作坦克 ,至少需一年,坦克本身要按应对乌战事条件的准备交付 ,也需时间 。 其二 ,数量少 。 这一批德国供应 的坦克数量为14辆 ,罗斯不认为用区区14辆坦克 ,就能扭转战事局面 。 其三,耗资源 。 他表示,考虑到俄空军正有目 的地销毁乌能源基础设施 ,而德国“豹式坦克消耗的燃料不少,乌军将“遇到麻烦”。 何况,俄军在带自动制导 、侦察无人机 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帮助下,很容易将德国坦克作为目标瞄准 。 罗斯反问道:“除心理影响外,目前的(坦克)交付还能带来什么样的战术价值 ?” 第三个讯息:新的有生力量、新 的动向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之际 ,普京还会见了俄罗斯社会爱国与青年组织代表,并发表讲话。
“需要生活在当下并向前看,但是不了解过去就没有未来”,“没有过去记忆 的人民不会有未来”,他对参与会见的代表们说道。 普京同时表示,“所有这一切都 是我们珍视 的,发展和前进的基础”,“我们 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俄罗斯 ,为其继续发展和强大创造条件” 。 当年参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不少 是十多岁、二十多岁 的年轻人,而一项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曾显示,超过30% 的俄罗斯年轻人对这段沉痛的历史,知之甚少。 资料图:俄罗斯二战老兵亮相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活动。有分析认为 ,普京选择在纪念日之际与爱国与青年组织会谈 ,一方面是表达历史需要当代青年加深认识和传承,一方面也 是为俄在乌军事行动 的大规模动员造势 ,培养新的有生力量以弥补战场损失。 1月时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罗夫曾表示 ,该国2023年春季征兵时 ,可能将年龄条件放宽至30岁以下。 按乌防长列兹尼科夫的说法,俄方已动员多达“50万名士兵” ,尝试在2月24日对乌行动满一年之际,发动“新 的重大攻势”。 列兹尼科夫称,莫斯科准备以此“纪念”俄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满一年 。而俄方并未置评。至于新“攻势”何时到来 ,乌克兰局势会不会就此迎来重大转折 ,或许不久就能知晓 。(完)
|